【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满15年】,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员工,才可以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如果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该怎么办?
第一,员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单位有义务为其继续缴纳吗?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12条规定: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其与原用人单位或者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建立劳动关系的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员工缴纳社保。
也就是说,依法为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员工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就和公司由劳动关系变为劳务关系,也就不再强制公司为其缴纳社保。
员工法定退休年龄时不够15年,如果公司继续用员工,就只能是出于感激或者人道主义为其继续缴纳社保。如果公司辞退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领不到养老金的员工,不为其继续缴纳社保也是合法的。
第二,员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不足15年该怎么办?
既然我们已经分析得出结论:要不要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不够15年,领不到养老金】的员工缴纳社保的主动权在于公司。
第一种解决方案,公司协助延期缴费;
法定退休年龄当月,由公司为其员工向社保局提交延期缴费手续,待社保局审核通过,继续为其缴纳社保,等养老保险凑够15年,再为其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第二种解决方案,自行延期缴费;
如果工作地非户籍地,必须满足养老保险属于一般账户(也就是男性50岁、女性40岁之前在工作地首次参保),且缴纳工作地养老保险累计超过10年,在公司不为其延期缴费的情况下,可以去【公司所在地社保局】申请个人延期缴费手续,等到凑够15年,也可以领取工作地标准的养老金。
如果法定退休年龄时,工作地未缴纳满10年或者养老保险账户是临时账户,就不符合工作地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就只能转回【上一个缴费满10年的工作地或者归集到户籍所在地】,优先按自由职业者社保继续缴费(自由职业者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养老和医疗缴费年限可以无缝对接,且两者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直到满15年,再办理退休,领取户籍所在地标准的养老金。
第三种解决方案,转城乡居民社保;
如果退休前缴费时间低于5年,延期缴费时间太长的话,到60周岁时,在户籍所在地社保局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城镇职工社保转城乡居民社保,一次性补缴够15年,就可以按照城乡居民社保标准领取养老金。
注:城镇职工社保转城乡居民社保,不仅可以转个人账户储存额,还可以累计缴费年限,不过两种类型的社保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不同,城乡居民社保一般会少领一些养老金。
最后的总结:
退休时,养老保险累计超过15年,医疗保险超过当地规定的年限标准,养老金领取和终生医疗报销都没有任何时间限制,活到万寿无疆,享受福利到“地老天荒”。
所以说,为防止退休时养老保险不够15年,避免退休时想办法弥补才能领取养老金,工作时就要求公司正常足额缴纳,越早缴纳社保越好,退休正常领取养老金,且【多缴多得长缴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