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保资讯 > 最新资讯

长三角经济总量已占全国1/4 中央定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0-08-25 13:35:00 点击:

8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安徽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并发表讲话,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看来,长三角的增长极效应对于稳定宏观经济作用突出。在带动提升国家竞争力作用和区域协调发展上,长三角也能发挥强大作用。

谈及如何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多位受访专家建议,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并将其转化为成果。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需要加紧推进长三角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联合设立各类基金等行动。

为双循环探路

习近平强调,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针对新发展格局的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长三角各省份积极响应。

上海提出,切实发挥上海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安徽提出,要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聚焦“线上线下”促消费、“两新一重”扩投资、“网购报税+线下自提”稳外资外贸,着力推动“扩内需”与“稳外贸”相结合。

江苏表示,要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立足江苏全产业链配套优势,依托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依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为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造积极条件,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浙江指出,以高水平开放应对逆全球化,探索创新牵引、内需支撑的高水平内生发展模式,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大胆实践、多作贡献。要以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引领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培育高水平现代化的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研发强度来衡量,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都是全国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它有基础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地区和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地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据显示,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幅度均低于全国水平。其中,南京市还出现逆势正增长,成为疫情期间唯一实现一季度GDP正增长的万亿GDP城市。

冯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长三角经济体量大、人口多、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分量重。在探索新发展格局方面,关键是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在双循环中的作用。

具体来看,就长三角内部而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仍有一些环节有待进一步打通,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就长三角带动国内经济而言,要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加强长三角对沿海经济带、对长江经济带以及对其他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就长三角参与国际大循环而言,就是要充分巩固和发挥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保障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推动全球化贡献力量。

为城市群、都市圈做示范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继续提升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和高度化水平。”张燕生表示,继续提升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同城化和高度化水平非常重要。

张燕生认为,只有整个地区的经济、要素、资源、市场、需求和供给等都成为一个统筹协调的完整经济体系,才能成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坚实基础,才能为下一步推动收入倍增、中等收入人群倍增、恩格尔系数倍减和基尼系数倍减的行动打好坚实基础。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从规划上看,长三角内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均是跨省都市圈。冯奎指出,相较于其他区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条件最好,目前达到的水平最高。若长三角在高质量一体化方面率先突破,能为全国其他的城市群、都市圈做出示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建立干部交流机制、破除行政壁垒方面,长三角已经有所探索。2018年,沪苏浙皖四地政法系统联合签署《沪苏浙皖政法系统关于推进更高质量平安长三角法治长三角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探索建立互补共赢的区域政法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机制,建立区域政法干部交流轮岗挂职机制等。

2019年6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共同谋划打造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平台。

“这些地区已经开始努力打破省域行政区划的界限。只有打通跨行政区划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市场推动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有助于形成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张燕生说。

谈及下一阶段发展,冯奎建议,长三角一体化要由表及里,从项目层面触及机制和法治层面。当前的着力点是共建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本市场、城乡土地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为一体化发展培育市场的根基。未来应在区域立法上有所突破,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区域营商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探索广域空间治理体系,为其他城市群提供模式和经验。冯奎指出,长三角一体化目标多元、主体多种、内容多样、空间多类,复杂性与困难程度远超单一行政区范围,需要建立广域空间的治理体系。在探索中增强一体化治理的能力,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

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座谈会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讲话中表示,要着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要着力推进高质量创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研发高地。

为何要在长三角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在冯奎看来,长三角的增长极效应对于稳定宏观经济作用突出。长三角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1/4,长三角是国家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要支柱。在带动提升国家竞争力作用上,长三角也能发挥强大作用。尤其是长三角的两个群——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产业集群未来若能深度融合,能实质性提升我国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不仅如此,长三角还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冯奎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和亚太门户,长三角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等区域的“超级联接”,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支撑。

从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研究院推出《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中也可以看到,高质量发展指数超过0.4的第一、第二梯队17个城市中,长三角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均在列。

习近平还强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加速布局集成电路、光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长三角科技创新在国内的城市群中居于领先地位,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冯奎指出,长三角科技创新必须有两个视角。一是未来视角,瞄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兴技术,且将眼光放得更远,加强布局。二是全球视角,面向全球打造创新成果集散中心,建设成为全球前沿科技的应用中心、展示中心、价值实现中心。

推动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联动是长三角创新型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路径。冯奎认为,长三角自由贸易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应深入实施“双自联动”。此外,还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并将其转化为成果。这也需要加紧推进长三角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联合设立各类基金等行动。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表示,当前的核心在于围绕产业链进行“补链”。一方面要让创新链强起来,长三角地区需紧密合作,集合优质资源和稀缺资源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让攻关成果更快转化为产业链。既要支持各地的产业链的强链,也要进一步做强龙头企业,把政产学研经创新链条进一步连起来。

王振建议,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可以建立一个更大的成果转化平台、技术交易的大市场、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凝聚更大盘子的产业创新基金,以更好支持更多企业。

对标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我国在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31位,但从细分排名看,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和办理破产等四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张燕生看来,从国内来看,江苏、安徽等地的新旧动能转换速度还有待加快,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此外,在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方面,部分地区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